泰拳比赛的规则与点点滴滴

admin 1166次浏览

摘要:不太基本的常识: "Luk Kanglang",重击,得分最多。 对手给你个狠的,但是你没什么反应,那么这个不叫”重击“。如果你给对手个狠的,比如说

不太基本的常识:

"Luk Kanglang",重击,得分最多。

对手给你个狠的,但是你没什么反应,那么这个不叫”重击“。如果你给对手个狠的,比如说趁他出拳时一腿重扫在他肝部,他身体或者晃动(比如被踢得退后一步),或者脸露痛楚,或者开始紧张后退,那么你的这一腿常常就会被场边裁判视为”重击“。

泰拳手很重要一点就是上台以后的扑克脸。就算被梆梆几拳打的眼前无数小星星就要昏倒了,或者被一膝盖顶到腹部有来了大姨妈的感觉,疼的不要不要的还喘不上来气。。。(只要神智还清醒)你也要装着面无表情甚至脸带嘲笑的告诉裁判”孙贼!就这点儿本事?笑死本大爷了!“ 千万不要一脸便不粗来的表情,否则你会立马被扣分。这点常常被不熟悉的观众忽略。

另一个就是”优势“

我一哥们儿(说起来也是个故事,美籍亚美尼亚人,太喜欢泰拳了被老婆扫地出门净身出户,只身去泰国修行,一毛钱没有只能卖身给拳馆一边练习一边比赛给拳馆赚钱。一年打了40多场职业赛打出了一个漂亮老婆,也是拳手!俩人互相支持,不断游学,没钱了就比赛赚钱,然后女孩儿怀孕一个多月了都不知道,期间还打过两场比赛,分别KO对手,现在女儿健康的不得了。。。他俩就特么是传奇,得空再写吧)Alex Anoushin刚刚开始比赛的时候,有一次台上被击倒,裁判数到8之后他示意自己没事,结果被裁判直接判负。比赛失利后被教练罚没饭吃。后来才知道在泰国,这种借着8秒钟喘息一会儿被当成示弱表现。

所以看泰拳的时候你会看到拳手被摔倒之后刚一落地就像弹簧一样”弹“起来。因为绝不能示弱,示弱就掉分,掉分就可能输掉比赛。即使你整局都在占据主动,但是一瞬间的示弱表现可能就让你刚刚流的血化为乌有。

每局比赛后你会看到两个拳手都高举着双手一边向观众示意一边走向自己的corner,即使是那个全局被压制,现在被敲得满头包,眼睛肿的睁不开,满脸满身是血那个也都特么一脸傲娇模样。这倒不是泰拳手在装逼,而是在表演给裁判看(还有场边那些赌徒):你们看老子下局揍死那个傻X。

第一局:

泰拳比赛的第一局和第二局通常会让不熟悉的人以为这俩人认识,因为头两局里,双方动作轻柔舒缓,节奏慢,好像同一拳馆两个师兄弟日常技术切磋。但是一到第三局风格立马改变。一般说第一局双方你来我往还我漂漂拳,第二局开始多了腿,第三局开始上膝盖上肘明显加快速度,第四五局基本随着整个体育场”OUUUYYYIII!!"兴奋的吼声一起火力全开,鲜血和汗水齐飞,多数KO(击倒)都发生在这里。很奇怪的节奏是吧?

一个原因是,古时的泰拳比赛双方是无法事先知道对手是谁的,不可能像现代泰拳比赛有组织人有经纪人有排名有比赛录像,双方多半几周甚至几个月前已经知道对手,然后会根据对手弱点特别训练。所以第一局通常都是互相摸底过程。所以泰拳手一般进入状态比较慢,懂行的对手会第一局铃声一响就火力全开争取打泰拳个措手不及。比如我们拳馆号称是洛杉矶最原汁原味的泰拳,结果每次师兄师妹们比赛,一开始对方就直接进入打鸡血模式蹦着打。。。

另一个原因是,很不幸,赌博。泰国是一个禁赌国家,但是泰拳比赛可以合法下注(泰拳一场比赛的奖金很低,拳馆老板通常也是对赌的一方,不难看到一场比赛后一方拳馆老板拎着赌头给的一麻袋钞票兴高采烈的)。所以第一局双方慢慢热身,也是让场边的赌徒看该下谁。泰拳比赛中的赌博每局都能下注,而且赔率一直在变。

第五局

第五局中你会看到常常双方轻触拳套(其实有点儿像日常生活中的High-Five拍手,击掌祝贺那种)。明显优势的拳手会主动伸出手,如果对方拍了就表示认输,然后两个人都不会再往死里打(当然也有很多不认输的,最后一刻Heil Marry突然一个高扫爆头赢了比赛也常发生)。

因为传统上泰拳比赛更像是作战而不是街头打架。作战的结果常常并不是一方被屠杀干净,而是在不利情况下选择认输。泰拳手宁可被KO掉也不愿意5局比赛里被对手占据完全优势。这是因为KO多半是疏忽,你走神没护头,被对手一个暴击KO,这不丢人。但是5局里你用了所有花招,对方还是轻描淡写接下来,而且把你打个半死不活,这就是完全优势了。

拜师舞

泰拳有很多宗教因素在内,或者说有很多古老的迷(wen)信(hua)成分。泰拳手入场的时候头上戴望宫,双臂缠着prajiet。望宫为拳馆传家之宝,讲究的为毒蛇皮制成(或说内有高僧血书经文),神灵保护拳手。而且只有师傅和拳手能碰,女性不能碰(我们拳馆的连师母也不能碰)。Prajiet传统上是拳手的所有家人撕下衣服一条绑至而成,代表家人的爱念。

比赛开始前双方都会随着音乐先沿拳台走一圈锁住拳台(神灵保护),然后走到中间开始跳拜师舞和战舞。拜师舞是向拳馆致敬,向师傅和家人道别,谢谢关照,我们来世再见。因为古代的时候没有现代这么多规则,基本就是两人进去一人出来,所以上台了就有死在台上的觉悟(我们Sityodtong当年在一代传奇沙玛Samart Payakaroon之后最出名的拳手,号称小沙玛的Chartchai Sityodtong就是战死在台上)。拜师舞后半段就是战舞,向对方示威。

各个拳馆的拜师舞都不一样,各有讲究,表达意思也不一样。各位有机会学泰拳的话一定要让师傅教拜师舞。

“MMA格斗”正进行“UFC格斗12阶段训练计划”

详情回复可获得相关信息,回复下面引号内的内容即可得到相应的训练计划:

回复“1”获取UFC格斗训练一:出拳力量

回复“2”获取UFC格斗训练二:拉伸训练

回复“3”获取UFC格斗训练三:弹跳训练

……

以此类推,可获取每阶段训练计划。您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开始“UFC格斗12阶段训练计划”

加油吧,伙伴们!!!强健体魄,你值得拥有!!!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长按关注MMA格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