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足球的历史长河中,北京女足以其辉煌的成绩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深深烙印在了球迷的心中。如今,时隔20年,这群曾经的女足名宿再次
在中国足球的历史长河中,北京女足以其辉煌的成绩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深深烙印在了球迷的心中。如今,时隔20年,这群曾经的女足名宿再次集结,在全运会的赛场上绽放光彩,赢得了银牌。这不仅是一次体育竞技的重聚,更是一次关于情怀、拼搏与荣耀的动人故事。
追溯情怀的源头
“踢全运会的想法,得追溯到2022年。”曾为北京女足镇守球门的主教练曹玥回忆起那个决定时,眼中闪烁着激情的光芒。她与昔日并肩作战的“老姐妹们”一起,代表各区参加北京市运会的群众组女足比赛,那次的欢乐与激情成为了她们重聚的原动力。曹玥表示:“我们这批经历过当年的人,真心希望一起再为北京踢一次全运会!”
在这次全运会的群众女足老将组比赛中,参赛年龄范围为36岁到60岁,曹玥和她的队友们大多是“60后”和“70后”,她们以自己的方式继续为北京的足球事业贡献力量。为了能够在全运会的赛场上再展风采,曹玥和她的姐妹们组成了七人制和五人制两支球队,充分展现了这支老将球队的团结与拼搏精神。
三代名宿的精彩联手
开赛后,北京队迅速成为夺冠热门,队中不仅有多位老国脚,还有部分“80后”球员的加入,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团队。尽管年龄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但曹玥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岁数摆在那儿呢!我们最大的温姐(温利蓉)是1969年的,和人家差着20岁呢!”
比赛在珠海的湿热天气中进行,紧密的赛程让队员们倍感艰辛。曹玥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到,赛后每位队员的腿上都绑满了冰袋,许多人在激烈的拼抢中也受了伤。但即便如此,队伍依然顽强拼搏,最终获得七人制亚军,并闯入五人制8强,展示了老将们的不屈精神。
岁月不改的初心
在比赛间隙,老一代“铿锵玫瑰”们依然吸引着周围人的目光,工作人员和对手纷纷上前与她们合影。她们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团队的力量,按时集合、统一着装,体现出对比赛的高度重视。担任教练的曹玥和刘爱玲不仅分析比赛、研究对手,还主动帮助队员做理疗,展现出良好的团队精神。
离开职业赛场后,这些老女足队员进入了各行各业,但为了全运会的参赛,她们都提前请了年假。曹玥透露,金嫣的儿子正值高考,却特别支持妈妈参赛;北京U18女足主教练李洁因带队任务缺席小组赛,淘汰赛阶段特意从广东赶到珠海;担任北京女子橄榄球队主教练的马佳乐,频繁奔波于机场与高铁站,兼顾橄榄球队的参赛任务。即使是未能到场的老队友,也在群里关注比赛的进展,展现出强烈的集体意识。
曹玥动情地表示:“没有人觉得辛苦。能在40多岁、50多岁重温运动员时代的感觉,再一次为北京拼搏,特别愉快,能铭记一生。”岁月虽然让当年驰骋赛场的她们步履沉重,但对足球的热爱从未改变。此次全运会再次点燃了她们的激情,大家都渴望用行动续写团结一致、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女足精神。
未来的期待
在接受采访时,曹玥被问到是否希望在四年后再次与姐妹们并肩作战时,她笑着表示:“那时更得靠‘年轻人’了,但只要需要,我们老将肯定来!”这句话不仅是对未来的展望,更是对过去辉煌岁月的致敬。
北京女足的精神不仅在于她们的成绩,更在于她们在赛场上所展现出的团结、拼搏与坚持。这种精神将继续激励着新一代球员,让更多的人投身于这项运动中。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老女足们用她们的行动证明了,热爱与坚持永远不会过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