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一站,尖沙咀。” 马拉松的起点站到了,这个著名旅游打卡站有13个出口,而我要去的是L3(近半岛酒店),庞大的地铁站里到处是在热身
“下一站,尖沙咀。”
马拉松的起点站到了,这个著名旅游打卡站有13个出口,而我要去的是L3(近半岛酒店),庞大的地铁站里到处是在热身的跑手,在整理装备的跑手,在排队上厕所的跑手,还有一些集体参赛的跑团在互相打气......
渣马的起点设在尖沙咀弥顿道,终点在铜锣湾维多利亚公园,所以跑手们的行李包是分到各个行李车运到终点站的,每个选手的号码布上都有对应的行李车号码和行李袋号码。我存好行李后做了简单热身便朝起步区移动。
赛中篇
跑手们都很兴奋,随着出发的号角响起一阵欢呼,要启程了!
开启运动app,戴上耳机♫,被人包围的我进入了一个人的世界。前5k身边的人几乎没有变化,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几个“奇装异服”选手,一个是戴着一顶非常杀马特的蓝色假发,一个是穿得像一只鸡妈妈,背上写着“xx鸡排店”,还有人把自己装在一个充气恐龙里▼…
天亮中出发▼
跑步是我认识一座城市的方式,一路跑一路张望,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如果身体没有给我发信号,我甚至会忘了自己在跑步。然而,渣马的赛道并没有我期待的那么有趣,沿途的景致大多是“庞然大物”式的工业风格。
(见全马赛道图▼)
爬过6-10k全程最长的上斜路段,会遇到第一座大桥——昂船洲大桥,大桥主跨长1018米,连接昂船洲和青衣岛东南角的9号货柜码头,是香港新的建筑地标之一。
远眺昂船洲大桥▼
跑手视角▼(图片来源:Tommy Mok)
过了15k,可以看到著名的青马大桥,作为全球最长的行车及铁路双用吊桥,大桥上拥有六条露天行车道,下层则有两条铁路轨及另外两条行车道。让香港引以为傲的是,它于1999年与巴拿马运河、英法海峡隧道及旧金山金门大桥等其他九项工程,并列为“20世纪十大建筑”。
青马大桥▼
除了青马大桥(跨度1377米)外,香港还有4条跨度超过200米的桥梁。它们是昂船洲大桥(刚刚经过的),汀九桥(跨度475米,马上要经过的),汲水门大桥(跨度430米)和深圳湾大桥(跨度210米)。
汀九桥是世界最长的三塔式斜拉索桥,连引道全长为1875米,连接汀九和青衣。香港渣马的马拉松赛道会两次经过这座大桥,首次过桥后进入第一个隧道——大榄隧道,榄隧为一条三线行车之双管道,管道全长3.8公里,是香港第二长的行车隧道。
汀九桥▼
大榄隧道汀九入口▼
出了隧道再次到达汀九桥时已经跑了20k,我的体力是ok的,就是觉得有点小无聊,我知道这些桥梁公路很厉害,但它的魅力对建筑盲真的很有限,跑在桥面上给人的感觉不是“美”,而是”风大”。我在这里采取了“借位跑”策略,就是在风向和自己之间设置其他跑手,比如逆风的时候就跟在一位跑手的身后位置跑,减弱风力影响。
21-24k是长青隧道路段,是香港第二条免费行车隧道及第一条三线行车的双管隧道,主要用以接驳长青桥及青衣西北交汇处,从而连接青衣岛东西两面的车流交通。这时候我想到了“跟跑”策略,选定一个周围的跑手做我的”兔子”(领跑员),一是分散有点乏味的心情,二是可以节省体力,保持较均衡的速度。渣马今年首次在半马中设置兔子,全马赛道是没有专业的兔子可以跟跑的,我是单凭对那位跑手的观察很一厢情愿地跟跑,事实上我的这位兔子的确配速很稳定,我在这段跑得较为轻松。
远处的货柜码头▼
后来经过长青桥约1公里的上坡,周围有人开始走,我还是慢慢的跑过去了。庆幸的是之后的26-34k道路平坦,我的自我预期水平大概就是跑完这段,所以这段路我跑得尤其小心,只要有补给站不管是水、能量饮料、巧克力还是香蕉,遇到了就不敢错过,但是即便这样我的速度还是减慢了,就是很慢很慢的过了32k、33k、34k, 其间看到了远处的货柜码头,HIT、OOCL的标志等等。这段过程我一直在鼓励自己:我好棒!都跑到34k了,已经超出预期了!…快了,已经看到西隧了!
全程马拉松高度图▼
就问你虐不虐?
西区海底隧道(简称西隧)是香港3条过海隧道(另外两条是红隧和东隧)中容量最大的一条,隧道全长2公里,连接香港岛的西营盘干诺道西和九龙佐敦附近的西九龙填海区。这两公里相当于下到负海拔30米再爬升回地面,是整个赛道中最具挑战性最艰苦的地方,跑手们已经消耗很多体力,非常容易在这段“撞墙”。隧道入口处我吃了巧克力,拿了能量饮料备用,也看到了中大啦啦队(虽然我没穿队服没收到加油),开始攻克最后一个大boss。(回想起来发现跑前熟悉赛道真的太重要了! )
西隧入口▼
隧道里的景象是——大部分人都在走!我在这一段很慢的跑着超过了很多人,触底上升的时候,周围人都在内道走着,有一位白发老年跑手却以一个不太慢的速度在外道跑。这一幕让我感动和敬佩,几乎整个上升段我都在思考这位老人,穿着朴素到只是一件白T一双跑鞋,没有任何五花八门的专业配件,他真的只是在跑步而已,却在最艰苦的位置比大多数的壮年选手跑得快! 我离他越来越远,觉得要没力气的时候就喝一小口能量饮料,告诉自己真的没有理由放弃。
顺利跑出西隧的时候,真的为自己感到自豪,突然有了强大的信心跑到最后,最难熬的都过来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经过湾仔会展中心的时候大概是40k, 这里的路不难,但是身体很想停下来,心理上有点焦躁为什么跑了那么久还没到,周围很多施工地带让人心烦。这一段路猛啃了四格巧克力经过了最后的上斜路段,终于看到了“the last 1KM”,也同时遇到了一个为渣马跑手打气的非洲乐队,音乐很带劲顿时内心开始激动起来,这时候已经回到了闹市区,有叮叮车从身旁经过。
两边狭窄的人行道挤满了人,我却可以在宽阔的行车道奔跑,不由得加快了步伐,大步直冲维多利亚公园。公园入口充斥着加油呐喊声,看到蓝色终点跑道了!啊!我的好基友也在!。张开双臂,跑过FINISH的标志拱门,我做到了!!!
Finally, 我拿到了人生第一块42.192公里的奖牌,一停下来真感觉腿不是自己的了。(好想去做大保健!)
写在最后
渣打香港国际马拉松是香港最大型的马拉松赛事,是渣打马拉松“全球最强之战”四个分站的最后一站、以及最难的一个站。这一站,也成了我生命中最难忘的的里程碑,如果说通过这几年的跑步,我学会了从容和坚持,学会了和自我相处和城市相处,那么从这场马拉松,我学会了坚毅、乐观和慎独。
作为跑马圈的小透明,我经验不足功力不深情怀倒不浅,我打心底里尊重我参加的马拉松比赛,未来我也会坚持只在喜欢的城市跑马。跑半马的那次,我在台湾做交换生,从此对台湾对台北又多了一份情节,我说“21K,献给21岁的自己”。这次香港全程马拉松,我在香港中文大学念master, 我要献给我最后的学生时代,献给CUHK,我的梦想从这里开始,也将从这里起航!
平日和跑友的练习以及我最喜欢的维港图▲
完赛后收到一大波的称赞,好像被归为”不可思议”,其实那些高高在上的目标和挑战,真的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难,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初中的我跑800米倒数第一,离倒数第二差好几十米,跑800简直就是让我上刑场,当时的我信誓旦旦的说这一辈子都不想跑步了,真的讨厌跑步!(我也没想到会有今天哈哈哈哈)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多么长的一个清单,这些清单里写着多么美好的事,可是,它们总是被搁置、被推迟,在时间的阁楼上腐烂。为什么勇气的问题总是被误认为是时间的问题,而那些沉重的、抑郁的、不得已的,总是被叫做生活本身。”
马拉松就是我清单里的一项啊,我之前也觉得跑马的人很酷很不可思议,现在的我觉得自己很酷,但是,可以思议。
其实呢,你离你的马拉松只差了一份勇气。
关于作者
作者:青柠
港中文ECLT在读
有温度、有态度,乐活小文青,厨娘养成中
微信号:A1115el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